化学与化工学院(简称:化工学院)办学前身是1959年创办的林产化工教研室。1959年招收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,1995年招收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硕士生,2003年招收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博士生,2008年招收应用化学学科硕士生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,2011年招收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生。
学院拥有本科-硕士-博士-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,具备免试招收硕士生、硕博连读及本硕博贯通培养博士生资格。
学院现有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(二级学科)、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(一级学科)、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(化学工程、林业工程方向)。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,所属林业工程学科是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、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和湖南省重点学科。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,2023年化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。
学院设有林产化工、化学工程与工艺2个本科专业,林产化工-制浆造纸1个专业方向及化妆品技术与工程1个微专业。林产化工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湖南省重点专业和湖南省特色专业。学院设置林产化工系、化学工程与工艺系、化学基础部、化学与化工学院实验中心4个基层教学组织,承担专业人才培养、全校化学类课程和化工原理类课程教学任务。
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,其中专任教师57人,教授17人,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21人,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4人,研究生导师40人,归国留学人员4人,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人,国家杰青1人,国家万人计划人才1人,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,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双带头人1人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,湖南省杰青1人,湖南省芙蓉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人,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2人,湖南省121人才工程2人,湖南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1人,湖南省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人才1人,湖南省第十三届政协委员1人,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,湖南省教学能手1人,湖南省高校党务工作示范岗2人,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2人,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、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、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、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、湖南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、湖南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、长沙市优秀发明团队各1个。
学院拥有林业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乙醇研究中心、湖南省木本生物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湖南省木质资源定向转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、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创业教育中心、张家界奥威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大学生优秀实习教学基地、英国威廉集团官网-国家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监测重点实验室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、林业工程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、林业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、林业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、化学实验中心(部省共建)、化工原理实验中心(部省共建)、天然产物加工利用实验室(部省共建)、林产品加工利用实验室(部省共建)、长沙市技术创新中心、危险废物化学处置与利用研究所、天然产物研究所、林萃日用化工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平台18个,校外专业实习基地20余个(省级优秀实习基地1个)。实验室面积4000平方米,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。
学院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、省级一流/优质课程5门、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等共享课程3门、校级各类高水平课程30多门。学院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100余项,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、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、湖南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、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、湖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科研教学奖励10余项,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(其中SCI收录200多篇),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,出版专著、教材7部。
学院坚持实施“科教结合,产学合作,双创实践、学科竞赛、专业教育融合”育人机制,形成“创赛学互促”良性格局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在校生荣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20余项,实现对省级以上化学化工相关竞赛全覆盖参赛及获奖;立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课题50余项,涌现出“本科生主持立项首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”“研究生和本科生联合创办公司,实施生产、在省股交所挂牌并获得省创投基金支持”等一批突破性双创教育成果,学生主持或主要参与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、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,多人荣获湖南省创新创业优秀毕业生、全国十佳林科毕业生、芙蓉学子等荣誉称号。毕业生作风踏实、素质全面,深得行业和社会认可。校友情深反哺,捐资设立“奖助学金”,近五年累计捐款已达300多万元。